關於「CrazyFinancier 做點筆記」
這個Blog是版主我分享各種筆記、以及閱讀文章後做註記的記錄空間。關注主題包括:股市投資、數位行銷、 數位貨幣、工作求職、國際機構、文化生活等等,歡迎閱讀 & 交流討論。

目前分類:學術論文閱讀 (10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4種可以增加競爭優勢的「功能層級層級」策略


圖片來源:Pexels免費圖片


 「功能層級策略」(Funcational Stratigy),則是各功能部門依照事業層級之策略發展行動方案,再進一步訂定詳細之策略,促使利用企業資源產生之效益最大化(改寫自林群貿,2009) 。Hill、Jones(2014)指出功能級策略的制定,是為了讓公司能夠改善營運的效能(從行銷、物料管理、即時生產、研發、人力資源、資訊系統、基礎設施等面向),達到優越的效率、品質、創新、與顧客回應,進而增進企業的差異化程度並降低成本,創造顧客價值。以下說明達成效率、品質、創新、與顧客回應的方式:

(一) 提高效率
    企業可以透過規模經濟、或是學習效果、採用彈性生產、降低顧客背離率、採用即時系統、訓練員工提高效能、研發容易製造的產品、將報酬與績效做結合等方式來增強企業的效率。

(二) 增進產品與服務品質

文章標籤

CrazyFinanc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3種可以增加競爭優勢的「事業層級」策略

參考2014Charles W. L. HillGareth R. JonesStrategic Management: Theory 10eSouth-Western Pub


圖片來源:PEXELS免費圖片


    「事業層級策略(Business Stratigy)」為在既定的事業領域之內,選擇適當的決策與方法,而形成有利的競爭優。Hill、Jones(2014)指出,經理人在做出事業層級決策之前,必須要思考以下三個問題:「目標服務的顧客是誰?」、「顧客需要甚麼產品或服務?有哪些需求要被滿足?」、「公司本身具有那些獨特能力能夠滿足消費者?」


    至於企業如何增加自身的獨特能力進而滿足消費者?Micheal Porter (1998)提出三種可以增加競爭優勢、進而滿足消費者的策略。這三種策略分別為:成本領導策略、差異化策略、集中化策略,此三策略對於企業的淨利、成本、產品價格、與銷售總量皆有影響。我們可以進一步假設、並簡化企業淨利的公式為:π=Q×(P-C),其中 π 為企業淨利、Q為產品銷售總量、P為產品單位價格、C為產品單位成本。以下先說明三種公司層級策略的涵義,以及其對於上述公式之影響:

CrazyFinanc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5種「公司層級」策略

參考2014Charles W. L. HillGareth R. JonesStrategic Management: Theory 10eSouth-Western Pub


 圖片來源:photo AC免費圖片


「公司層級策略」(Corporate-Level Stratigy),即為企業最高層次的策略。在企業分析本身的優劣勢之後、外部機會與挑戰之後,便可以訂定出績效目標,進而擬定公司層級策略的重點與定位。本論文探討「銀行進入其它經濟體經營之決策」,即為公司層級之策略的一種。

Hill、Jones(2014)指出,公司層級策略,對於策略經理人來說必須要做出的選擇包括:「公司應該要在哪一些產業中進行競爭?」、「公司在這些事業當中應該要從事那些價值創造的活動?」、以及「公司應該如何進入或是離開這些產業?」公司層級的策略,通常為一個長遠的策略規劃,經理人必須要思考該產業的產品、技術、顧客、以幾競爭對手未來會如何變化,並在確保企業競爭優勢與獲利能力前提之下,執行該公司層級之策略。常見的公司層級策略可以區分為以下幾種:

 

文章標籤

CrazyFinanc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個看似簡單的邏輯題99%台大生都答錯!來看看你的邏輯好不好


題目說明

強盜集團共有2人「老大A」與「小弟B」,在深夜搶了銀行1億元之後,他們必須討論如何分贓、接著各自逃跑。

假設強盜集團分贓討論過程共2回合,若第1回合在銀行直接分贓,則1億元不會減損。

但若在第2回合分贓,因為浪費了一些時間,則強盜集團會面臨警察查緝壓力而必須在分贓後加速逃跑,導致老大A分到的贓款會遺失10%、小弟B分到的贓款會遺失20%。

強盜集團討論分贓的過程如下:

第1回合分贓:由老大A先喊分贓比例並向小弟B說「我拿X億元、你拿1-X億元」,如果小弟B同意,那就達成分贓共識。如果小弟B不同意,那就進入第2回合分贓討論。

文章標籤

CrazyFinanc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
文章標籤

CrazyFinanc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淺談財務金融領域研究

 

以「賽局理論」作為研究方法的19篇文章

 

其實...賽局理論不只是「囚犯的困境」

 

這篇文章分享筆者閱讀賽局理論19篇文章的閱讀筆記

文章標籤

CrazyFinanc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銀行業定義


 

    主計處《行業分類標準》[1]6412細項定義「銀行業(Banking Activities)」為從事收受存款、辦理放款等業務之銀行。另外於6413細項定義了「信用合作社」(Credit Cooperatives)為從事收受存款、辦理放款等業務之信用合作社、而6413細項則定義了「農會及漁會信用部」(Credit Departments of Farmers and Fishermen Associations)為從事收受存款、辦理放款等業務之農會及漁會信用部;全國農業金庫亦歸入本類。近年來,由於網路金融的興起,因此主計處特別定義,透過網路平台進行銀行相關業務之網路銀行,其經濟活動之實際內涵與實體銀行相同,均歸屬大類「金融及保險業」之6412細類「銀行業」。

    根據2015624日最新修訂之《銀行法》[2]第二條規定,「銀行」即為按照《銀行法》進行組織登記,經營銀行業務之機構。於第四條中規範各銀行得經營之業務項目,由中央主管機關[3]按其類別,就《銀行法》所定之範圍內分別核定,並於營業執照中載明。不過,若牽涉到外匯業務之經營,就必須要通過中央銀行之許可方可經營。《銀行法》第三條詳細的規範了銀行共有22條經營之業務,本論文結合《銀行法》其他法條,以下詳細解釋22項銀行得經營之業務:

    第一項「收受支票存款」、第二項「收受其他各種存款」,根據《銀行法》第5-1條,進一步定義「收受存款行為」,謂向不特定多數人(或是企業法人)收受款項或吸收資金,並約定返還本金或給付相當或高於本金之行為。

  • 《銀行法》第6條規定,「支票存款」,謂依約定憑存款人簽發支票,或利用自動化設備委託支付隨時提取不計利息之存款。
  • 《銀行法》第7條規定,「活期存款」謂存款人憑存摺或依約定方式,隨時提取之存款。
  • 《銀行法》第8條規定「定期存款」,謂有一定時期之限制,存款人憑存單或依約定方式提取之存款。於第8-1條則詳細定義「定期存款」到期前不得提取。但存款人得以之質借,或於七日以前通知銀行中途解約。前項質借及中途解約辦法,由主管機關洽商中央銀行定之。

    第三項「受託經理信託資金」,根據《銀行法》第10條「信託資金」謂銀行以受託人地位,收受信託款項,依照信託契約約定之條件,為信託人指定之受益人之利益而經營之資金。

文章標籤

CrazyFinanc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策略群組」,分析產業競爭者的好工具

這篇文章告訴你區分產業中不同的競爭者的好處、以及區分不同競爭者的方式

 


 

        Harrigan(1985) 年認為,策略群組(Strategic group)指的是在同一產業當中,使用相同策略的一群公司。策略群組的概念,可以使得公司的策略制定人員,理解自身公司與產業之間的關係、也是一種競爭者分析的工具,透過界定產業內的策略群組並了解該策略群組彼此之間的差異性,可以進一步了解產業當中的競爭狀態,以及競爭者之間相互競爭的情形 (改寫自黃錫欽,2005[1])

 

  • 不同的廠商之間,會追求不同的營運目標。有些企業會追求股東(Shareholeders)利潤極大化、有些追求營收極大化、還有一些企業是著重於經理人的個人利益極大化。近年來,則是有越來越多企業注重關係人(Stakeholders)利益極大化。
  • 即使競爭者追求相同的營運目標,可能還是會透過不同的手段與策略來達成目標。
  • 競爭廠商有可能會對於產業的未來有不同的假設和看法,進而導致在產業當中不同的競爭態勢。
  • 競爭廠商之間本身所擁有的內部資源並不相同,因此造成策略態勢的差異。
  • 產業整體大環境的變遷、典範轉移(Paradigm shift)[2]、破壞式創新(Disruptive innovation)[3],也可能導致競爭態勢改變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同的策略群組之間,會存在著某些移動障礙。因為企業所採行的各層級策略,是植基於對環境的認知、以及自身資源強弱的考量。因此,企業採用的策略必然是配合上述所說之企業內外部條件,也因為有這樣必須配合的條件,就會造成企業從某一個策略群組移動到另外一個策略群組時的障礙,就稱為策略群組移動障礙,也因為這些移動障礙,因此某一策略群組的廠商通常能夠維持比其他廠商更高的績效。

文章標籤

CrazyFinanc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Micheal Porter五力分析架構

本文原發表於:Oct 09 Mon 2017



產業競爭面分析模型,五力分析架構

       相較於PEST分析為針對總體外部環境之分析,五力分析(Five Forces Framework)則著重於「產業競爭面」的分析。Micheal Porter (1980)[1]指出,大部分的產業結構並非完全競爭、或完全獨佔,而是介於此兩種競爭型態之間的「不完全競爭」。也因為大部分的產業結構屬於不完全競爭,企業才能夠透過競爭策略來獲取利潤。Porter針對產業的競爭結構,歸納出了五種競爭因素,也是產業結構的五大作用力,分別為「潛在競爭者威脅(Threat of New Entrants)」、「替代品威脅(Threat of Substitutes)」、「顧客議價力(Bargaining power of customers)」、「供應商議價力(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)」、「現有廠商競爭(Industry Rivalry)」,透過五力分析的架構,企業可以了解目前所在產業之結構、自身於該產業中的定位,進而訂定適當的競爭策略。以下本研究詳細整理、並說明五力分析之五個面向:

 

圖表 Porter(1980)的五力分析架構

文章標籤

CrazyFinanc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分析外部環境的模型,PEST分析架構

本文原發表於:Oct 08 Sun 2017 


PEST,針對總體環境中各個因素的概覽分析法!

 

        西元1967Aguilar首先提出「ETPS 分析」的架構,而後被改稱為「PEST分析」。PEST分析,是利用「外部總體環境掃描」的方式,分析Political(政治)Economic(經濟)Social(社會)、與科技(Technological)此四種因素的一種模型,能給予企業一個針對總體環境中各個因素的概覽。這個策略工具也能有效地了解市場的成長或衰退、企業所處的狀況或地位、以及未來發展潛力與營運方向,是一種有效判斷趨勢的方法(改寫自劉家瑋,2014)[1]。在做市場調查時,此研究模型屬於外部之大環境分析,提供不同總體環境因素之綜述,作為公司進入某地區經營時必須綜合考量之因素。作為瞭解市場之興衰、業務之定位、營運之前瞻和方向指引之分析方法論。

 

圖表 1 PEST分析模型四因素

文章標籤

CrazyFinanc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